杠杆炒股的app 江苏杀出半导体龙头,绑定AMD,业绩激增300%!_通富微电_公司_企业

如果说杠杆炒股的app,在半导体产业链中,有哪个环节至关重要,却往往不站在聚光灯下,那当属封装测试。

如果把芯片制造比作烹饪,晶圆代工是食材处理,设计是菜谱创作,那么封测就是最后的装盘工序。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,却决定着芯片的最终性能和可靠程度。

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,我们见证了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。3nm的芯片制程,不可谓不先进;但同样,晶体管微缩的空间,也在日益收窄。

从何处寻求突破?

答案正是先进封装。

在这一细分领域中,国产封测三巨头之一的通富微电,正以强悍的实力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增收又增利

“开源”“节流”并举

正所谓“疾风知劲草”,往往在行业的“至暗时刻”,才最能检验企业的真正成色。

2022-2023年,当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去库存周期的寒冬、各企业纷纷收缩战线之际,通富微电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逆周期成绩单,营收持续攀升。

展开剩余87%

2024年,当行业迎来复苏之际,公司更是实现增收又增利:全年总营收达到238.8亿元,同比增长7.24%;归母净利润实现6.78亿元,同比大增近300%!

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隐藏着更深刻的经营逻辑。行业回暖固然提供了东风,但真正驱动业绩爆发的,是通富微电自身锻造的“硬实力”。

仔细拆解财务数据,我们可以发现关键亮点:

净利润的翻倍,固然受益于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;但300%的增速,又显著超越营收增长,表明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
一方面,产品毛利率不断提升。

2024年,公司主营业务——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产品毛利率为14.50%,较2023年增长3%,附加值明显提高。

这也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增至14.84%的水平。虽然尚未恢复至2021年巅峰时期,但足以表明盈利能力的增强。

另一方面,期间费用率不断下降。

在费用管控方面,通富微电展现出持续优化的态势。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已降至10.8%,且下行趋势仍在延续。

这一改善并非以牺牲研发投入为代价,而是在保持销售费用率稳定的同时,通过对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控制实现的。

这种“开源”与“节流”并举的策略,若能继续保持,公司未来发展有望更上一层楼。

稳坐全球第四

背靠大客户AMD

通富微电营收的持续攀升,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的增长上,更转化为其全球产业地位的稳固提升。

根据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委外封测企业营收榜单,通富微电保持了2023年的排名,继续稳坐全球第四、国内第二的交椅,仅次于国际巨头日月光、安靠科技和国产“老大”长电科技。

然而,要想坐稳这个位置,仅靠普通的经营还远远不够。通富微电,必然有着出类拔萃的优势。

这个优势,就是独特的客户资源。

熟悉显卡的朋友们都知道,英伟达和AMD作为双龙头,早已竞争多年。而通富微电,正是AMD最大的封测供应商,包揽了其80%以上的订单,是AMD背后真正的“无冕之王”。

2024年,AMD的年度营业额突然爆发,达到了创纪录的258亿美元,自然给通富微电带来了订单放量。

不过,我们刚刚分析过歌尔股份,前车之鉴表明,过于依赖单一大客户,实则是一把双刃剑。

那么,这是否意味着,通富微电也面临着类似的隐忧?

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。

第一,合作更加深入。

早在2016年,公司就从AMD手中收购了苏州、槟城两座生产基地,这是一种“合资+合作”的强强联合模式。相较歌尔股份与苹果的合作,通富微电与AMD事实上建立了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。

这种情况下,双方已形成技术协同,颇有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的意味,通富微电对AMD的话语权并不弱。

第二,客户结构有所优化。

截至2024年,通富微电来自AMD的销售额占比达50.35%,较2023年大幅下降9.03%。

随着行业的回暖,除了AMD之外,公司还积极与卓胜微、联发科、意法半导体等多家企业展开合作,资源覆盖了多个行业领域,客户多元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因此,无论通富微电是否有所担心、想要弱化公司对AMD的依赖,客观上,依赖大客户的风险都正在降低。

大力推进研发

打造第二成长曲线

无论是AMD还是联发科,对于通富微电的客户而言,封测企业有那么多,国内厂商如长电科技、华天科技等也具有不错的竞争优势。公司到底凭借什么,顺利斩获了他们的订单?

科技类企业,归根结底要靠技术和产品。没有实力,再多华丽的数字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
而技术的创新,必然来源于大力研发。

近年来,公司的研发费用呈上升趋势,2024年达15.3亿元;研发费用率也保持在6%上下,较为稳定。

这样的研发投入,自然给公司带来了强力的技术优势。

截至2024年底,通富微电已经掌握了Chiplet、2.5D/3D制程、超大尺寸2D+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,其5nm制程产品也已进入生产阶段。

同时,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已达1656件,并且先后从富士通、卡西欧、AMD等企业获得技术许可,有望快速切入高端封测领域。

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“封装测试”常被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及,但通富微电当前的业务重心仍集中在先进封装领域,测试业务尚处于战略布局阶段。

2月13日,通富微电与KYEC完成交割,正式收购了京隆科技26%的股权。作为国际巨头京元电子在大陆的主要测试厂,京隆科技累计测试机台总数已超过1000台,有着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,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收购这一步棋,正代表了公司完善产业链布局的野心——构建“封装+测试”一体化竞争格局。未来,公司有望借此机会打造第二成长曲线,迎来新的增长点。

结语

在芯片制造战略转型、半导体行业强力复苏的浪潮下,通富微电凭借自身的技术、经营优势,成功实现突围。未来,随着大客户AMD和子公司京隆科技的成长,通富微电有望持续斩获订单,不断突破技术上限,迎来业绩的全新增长。

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
#上市公司杠杆炒股的app

发布于:山东省


热点资讯

相关资讯



Powered by 在线实盘炒股配资_国家正规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最新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